思考如岩,層次節理,成份殊異,構築堅實的生命基底。
思考如山,陵谷錯落,其來有自,由古至今的心靈地質。
思考使人自由。
自由如水,利萬物,不爭強,上善之道。
自由如海,納百川,歷滄桑,不增不減。
自由孕育愛。
愛使生命綻放;神是愛,人是愛。
《自由的哲學》 (德文原名)
《靈性活動的哲學》 (施泰納指示的英文書名)
《直覺思考作為一條靈性之道》 (其中一個英文版的書名)
是人智學裡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歡迎您和我們一起來探掘!
人智學把「心」的力量或功能或面向分為三個:思考、感受、意志。這是一般人在日常經驗中都能區辨出來的。
Our work is our purpose, our driving force. It's the reason we get up every day and do what we do. Most importantly, it keeps pushing us to achieve bigger and better things with each new challenge.
這本書卻是施泰納本人標舉為其生平著作中最重要的一本,他甚至說自己的所有著作或演講記錄都付之一炬也無妨,只要留下《自由的哲學》在人間就夠了。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近代神祕學對於人們提出的靈性追尋等問題,所給予的回應就是「從自我的內在『意識化』」,也就是要能理解「自由」的真實意義;人類的意識保持在一種被動的狀態,依著個人意識的明暗,不只是能體會到離魂或是降靈的經驗,隨著意識的明亮,個人的內在將經驗宇宙的體驗和獲得精神上的自由,意識的光除了自己內在意識的自我來啟動思考的運作之外,自我存於思考之中時,自我不只是在主觀的觀念中沉浮,而是開始了自身在宇宙中的存在,《自由的哲學》為我們開示最內部的思考體驗和大宇宙的同一性(參閱《自由的哲學》第三章)。
關於心,各種宗教傳統、奧密智慧、修行法門都會去探究,知道心如何作用,才能去調伏。各家各派用的詞彙(名相)或有不同,但人心相通,若真誠求索,得到的領悟可能大同小異,若有些許出入,或許是我們尚未通透,而不是真有不同。
【自由哲學4】人的個體性和宇宙性
談到人的個體性和宇宙性之前,施泰納先釐清「感知」和「思考」這一組二元性,因為這兩個活動發生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是可以真實經歷和反觀的,以此具體的經驗去領略人的雙重性,才不會變成抽象的理論。
【自由哲學5】個體性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施泰納所提出的想法,你可以說它很理想化,不容易落實,但除非你有去嘗試過,否則沒有立足點去評判它到底有多不容易或多不可能。理想化也不代表不真確,如果各位把研讀《自由的哲學》視為「求真」的努力,就不要因為理想的高遠而打退堂鼓,持續走,方向對了,總有一天會到!
【自由哲學6】從心所欲不逾矩
為什麼要透過思考的方式呢?為什麼施泰納不提其他的修練方法,例如冥想、發展感受力、自然觀察等?「因為人是思維的存在,要從思考出發才能夠找到認識的途徑」。思考是所有其他修練的基礎。
【自由哲學8】生命的價值
重點在於你是否有一個足夠堅定和強大的渴望,讓你願意承受追求過程中的挫敗和痛苦,只要最後達成目標時仍有一絲愉悅,就足以支持我們負荷這個渴望。重點不在於人在將死之際盤點一生時,得到樂大於苦,便覺得無愧此生。
【自由哲學9】活在真實中
在一元的世界裡,我們從感官造成的幻相開始,穿透表層,以思考連結事物的真實概念,這個流程全部發生在「這個世界」裡,印證了人智學裡一句有名的話:「靈性不離物質,物質不離靈性」。世界的範圍就是我們心與靈所能及之處,是沒有邊界的。
【自由哲學10】自由的哲學與療癒的來源
人是身、心、靈的存在。「思考」即是靈性的活動,讓我們得以穿透自然的、物質的、社會的、心理的層面,進入自身靈性存有的領域,從那裡把溫潤的微光帶回人心中的暗處,帶來療癒。
【自由的哲學】第十三章
缺乏道德直覺的人才會用苦樂相權的結果為人生做抉擇,而不是直視自己內心的真正欲望和意願。就好像在說「我要做那件事,因為苦樂相抵後我會有愉悅的剩餘」而不是說「我要做那件事,因為我想做,我感覺我生來就是為了做那件事」。